二、弯针线张力的调整
下弯针线导线架②、③,标准位置应为导线架线孔中心与导线支线架①保持一致时。为了调节下弯针线张力,松开螺钉,向下移动导线②、③减少出线量;向上移动则增加出线量。
注意:使用毛纱线时,尽可能向下移动导线②、③,小夹线盘④内不能夹线。
三、直针同覆线弯针的调整
(一)覆线弯针的位置
左侧移动覆线弯针①时,左侧直针同覆线弯针末点a的间距为0.5~0.8mm。
覆线弯针在最右侧时,左侧针中心和覆线弯针末点a的间距为4.5~5.5mm,从针板到覆线弯针①底面高度为8.5~9.5mm。
使用覆线弯针固定螺钉②和覆线弯针连杆固定螺钉③进行调整。
(二)覆线弯针安装
顶盖导线器④底面同覆线弯针①上面的间距为0.5mm。 覆线弯针位于最右侧时,为了便于安装固定弯针,先固定顶盖导线器④的固定螺钉⑤。
(三)覆线小过线导架安装
针杆位于最低点时,装饰线(覆线)导线器④上面和小过线导架⑥底面的间距为1mm,然后将小过线导架⑥线孔移到顶盖导线器④线向导缝线中心,调整后拧紧螺钉⑦。
注意:根据使用的线不同,上述的调整方法会有一些差异。
四、直针和下弯针的尺寸调整
(一)下弯针的左右位置
直针位于最低点,下弯针位于最右侧时,直针距下弯针端点到右侧针中心之间距离会有一些变化,所以根据表4进行调整,松开弯针架固定螺钉①进行调整。
注意:任何情况下,针杆中心到弯针端点距离为6.0mm。
为了方便调整下弯针左右位置,可以利用弯针定时测量仪进行调整。若需购买,则自行同销售点订购。
注:定时测量仪的使用。
根据各针距离,测量仪有A、B、C、D、E,下弯针在最左侧时,右侧针安装在“V槽”,定时测量仪与弯针对准后,固定下弯针架螺钉。
(二)直针的高度
下弯针端点穿过左侧直针中心时,应从针孔上面0.5~1.0mm穿过,即根据下弯针高度调整直针高度,用刀批旋松面板孔的针杆固定螺钉①,上下调整针杆,即调整针高度。
(三)直针同下弯针前后尺寸的调整
下弯针端点①与左侧直针之间的间距为0.2~0.3mm,松开下弯针架固定螺钉④进行调整。若之间的间距调节不好,可打开弯针轴罩盖进行调整,此法是不得已而为之。
(四)直针和后护针尺寸的调整
后护针的高度:针杆位置最低点时,在后护针①线②排列针孔中心。
后护针的前后位置:下弯针端点位于右侧直针中心时,在后护针加压力,针和下弯针间距调为0~0.05mm,这时左侧直针和后护针间距为0~0.5mm,松开螺钉②、③进行调整。
(五)直针和前护针尺寸的调整
下弯针端点移到左侧直针中心时,前护针各点比针高1.5~2mm,这时直针和前护针之间的间距为0~0.33mm。
然后下弯针端点回到右侧直针时,针和前护针间距调为0~0.3mm,松开螺钉②、③进行调整。
切线装置
一、启动
(一)气压3链2链式下切线启动顺序
在①或②位置选择电机,启动顺序如下:
1.缝纫物放在压脚底下,踏板踩到①位置;
2.踏板停在中立②位置→针停在最顶位置;
3.踏板踩到③位置→为了针板底下切直针线和下弯针线,启动切线器,夹线板弹簧压住线;气压擦拭器按照标准运行2秒,然后压脚会提升→气压2链式工具中,压脚和擦拭器同时动作;
4.踏板停在中立②位置→踏板下降。
注:踏板不压①位置时,踏板移到②或③位置,同时上下移动压脚。
(二)气压式下切线或ST-C线切线运行顺序
在①或②位置选择电机,运行顺序如下:
1.缝纫物放在压脚底下,往①位置踩踏板→开始缝纫;
2.在中立②位置松开踏板→针停在最顶点;
3.踏板踩到③位置→提升针后停在顶点,为了针板底下切直针线和下弯针线,启动切线器,夹线弹簧把弯针线切碎,覆盖线切线器切线后,提升压脚;
4.踏板放在中立②位置→压脚下降。
电线的连接
一、松线器开关
(一)松线器开关的调整
1.松开固定螺钉①、②;
2.切线刀片回到原位时,能打开开关进行调整;
3.固定螺钉①、②。
(二)松线器开关连接
1.一般伺服马达(FortunaⅢ)。在松线器开关编码与12P接头连接;
2.小型马达(Fortuna IV)。在松线器开关编码与8P-接头连接。
二、电磁阀皮带连接
(一)一般伺服马达用(FortunaⅢ)
1.气压3链式下切线装置
(1)点击电磁阀皮带按钮,检查各机关正常运行状况;
(2)不能运行时,检查电阀;
(3)气压电磁阀皮带会有极性,不能启动时,检查电线和接头有没有接反。
表1:
2.气压2链式下切线装置
参照1的各项准备工作,情况基本一致。
3.气压式下切线或装饰线上覆盖线切线装置
参照1的各项准备工作,情况基本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