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面料的跳针问题处理技巧
缝纫技术 |不同面料的跳针问题处理技巧
一、缝制羽绒面料在缝制特厚处跳针的处理方法
羽绒面料加上真空棉、羽绒缝制而形成 O.7-1.1 cm的特厚层,机针与缝线在这种状态
下,不易形成良好的线环,而导致跳针。根据这种特厚层的情况,首先解决送料问题,把送布牙换成厚料型送布牙。针板的容**应大些,送布凸轮也相应调整,调节标准:牙齿到最高处,机针的针尖应在针板容**内:针杆高度也要大幅度的调整,针杆高度应在针杆下死点时,下到针杆刻度第三根线再要下 O.1 cm这样,利用加大针杆行程的原理,来完成勾线:机针与勾线时间也有变化,针杆自下死点上升到刻度第一根线时调节角度,角度调节数值和上述一致;加大压脚压力:因特厚料,机针易产生磨擦发热,有可能还会使线环难
以形成,必要时需用加注硅油在过线处的办法来解决。
二、缝制砂洗前的真丝绸在缝纫时因两层面料而出现的跳针的处理方法
真丝绸面料在未经砂洗前,面料缝制中很涩又很硬,这样,就导致机针和缝线在缝料中不能产生良好的线环,而形成跳针。检查针杆是否磨损有间隙:检查旋梭尖是否良好和标准,因为旋梭尖是勾线的关键部件,千万不能有毛刺,秃尖等毛病,如发现,应及时用金刚锉或油石金相砂纸修磨达到标准,而后再进行角度调整;检查针杆高度,针杆高度标准为:针杆在下死点时,针杆刻度线应在第二根线上。这样,在针杆上升到第一根线时,调整机针与旋梭尖的角度为最佳。调整角度先应注意:如针杆稍有间隙,就要用左手将针
杆向左稍推一点,再进行调整。调节机针与旋梭的角度标准为:针杆从下死点上升到第一
刻度线时,旋梭尖应在机**上 1.1-1.5cm,而旋梭尖与机针侧向间隙为 O.02-0.05cm;送布机构也是关键,首先检查一下送布凸轮是否标;佳,因为缝制薄料,牙齿应低些,应适当调节送布凸轮。
三、缝制砂洗后的真丝绸在缝制高低层时跳针
砂洗后的真丝绸面料软,所以机针与缝线经过缝料时线环就难以形成,但对面料与底
边搭界高低处,就更加会导致高低处的压脚下方有空隙,不能正常形成线环,从而出现跳针现象。此时,应检查针杆是否有间隙;检查旋梭尖是否有行刺、秃尖:检查针杆高度。因为是高低层,可归属中厚料型。修理时要冷静思考后再着手对针杆高度的高低作适当调整,根据这种类型的情况,将针杆高度确定在针杆到下死点刻度第三线为基准来调节,具体调节方法,就是调整角度应在刻度第三线上升到第一根线时进行各项标准调节:检查一下针板容**是否标准:压脚如是使用中速平缝机压脚,应将压脚后方磨去些,形成送布时,
压脚与高低层缝料一下顺利下来压着缝料。
四、缝制皮革时送布不良产生跳针
缝制皮革时,面料涩针并导致送料不畅,所以产生跳针。可按上述特厚料的办法去修理,但是解决送料问题上有差异,应用尼龙压脚来处理送料不畅,也可以对皮革缝制物处用抹硅油的方法来处理。
五、缝制牛仔布时,用粗线产生断线、轧线、跳针
牛仔布加粗线缝制,导致线环难以形成,并使粗线无法从旋梭定位钩脱出线环产生断
线、轧线、跳针。除了用上述的厚料型方法修理外,对此有不同之处,因主要用粗线,这
样,在维修时还要对旋梭定位钩进行加工修磨,使粗线爽快地从定位钩出来。并最好选择
磨损不太大的旋梭。
缝纫技术 |缝纫时单针平缝机倒缝断针线小议
单针平缝机倒缝断线是一种常见现象,是每一位维修人员必须认真思考和小心面对的课题。在这里把单针平缝机倒缝断线列为是一种“常见现象”,是“课题”,目的是为了开阔思路,
便于理解和解释这一现象,在实际工作中稳妥,尽力而为的减少这种现象的发生。
单针平缝机倒缝断线按工作状况分两大类。第一类是完全在工作物上的倒缝,第二类
是不完全在工作物上有可能空缝的倒缝。
在研究倒缝断线时,要先了解造成正缝断线的主要原因,正缝不断线是倒缝的基础。
正缝断线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归纳起来主要有使用的机针、缝线质量欠佳;缝线与机针不匹配;包括压脚、针板、旋梭、旋梭定位勾、送步牙在内所有过线部位有锐棱毛刺或被线拉伤的沟槽;旋梭定位勾质量欠佳(几何形状不利于挑线杆往上收线);旋梭质量欠佳(有的不能引导针线滑顺绕过梭碗梭芯套,有的钩线尖肥大过于圆钝,有的旋转起来不滑溜磨擦阻力大);针杆与旋梭的配合时机不正确;针杆与抬牙送布偏心的配合时机不正确;缝纫时机针温度过高。这些问题都解决后一般正缝基本上就没有问题了。
倒缝与正缝最大区别在于线迹不同。正缝线迹是标准的锁式线迹,就象拧绳子一样上
下线绕在一起。倒缝线迹还不知道它的正式名称,再这里暂且叫系扣线迹,因为倒缝时上
线围绕下线自己系个死扣,就象系鞋带系的第一个死结。很明显系扣对线的要求更高,要
求缝纫线具有更高的强度、更均匀的条干、更光滑柔软的特性。
倒缝与正缝第二大区别在于针杆与抬牙送布偏心的配合时机要求不一样。倒缝时由于
在按下和抬起倒缝扳手的瞬时间里有可能正好赶上机针刺布,如果在此时送布牙还露在针
板表面,机针会随着缝料瞬间摆动这是造成倒缝断针断线的原因之一。为了避免这种情况
发生,就要按倒缝的要求调整抬牙送布偏心,使缝料在按下和抬起倒缝扳手的移动瞬间机针没有随着做瞬间摆动。这样调整回避了机针瞬间摆动的问题,但是引发了另外一个问题,爱出套。
倒缝与正缝第三大区别在于要求旋梭运转时的磨擦阻力更小、更光滑,使挑线杆在收
紧上线时能用最小的力克服旋梭运转时的磨擦阻力。只有这样才能使压线器的压力减到最
小而不出套。因为这里磨擦阻力就是梭碗(或称梭架、梭胆)紧靠旋梭定位勾的力,此力
越大要求压线板上的压簧越紧,断线的机会就越大。
倒缝与正缝第四大区别在于缝线与机针的摩擦位置不一样,特别是 **以下部位。正倒两个方向的摩擦要求机针的光滑是全方位的,不允许有任何毛刺。
倒缝与正缝的四大区别确定了倒缝作业的难度。实际生产中的客观条件决定着倒缝能否顺利进行。除了维修人员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调整维修好机器外,在使用优质机针和缝纫线的情况下适当降低倒缝速度是最省钱最有效的正确方法。为什么这样讲?因为速度降低就相应降低了对机针、缝纫线、旋梭的要求,高速不行降低速度就可能行,因为维修人员只能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调整维修机器,维修人员不能使缝线提高质量,缝纫线达不到倒缝的使用要求维修人员也没有办法。再说,特别好的旋梭有,好中选优能胜任和正缝速
度一样的倒缝速度的旋梭,能够经受住这样连续工作考验的旋梭根据经验恐怕要几十里挑
一,从资金方面考虑绝大多数工厂都会放弃这条路。要是用个优质机针还容易办到,采用优质缝纫线也有一定难度,因为钱立刻就随着缝纫线花出去了,再说好线也不好买。只有最容易做到又不用花钱又能达到目的,即管事又影响不了多少产量的适当降低倒缝速度的方法才是除了调整维修好机器以外的最好方法。
经验证明通过把机器该调整修理的都做好了再加上适当降低倒缝速度就可以达到一般
情况下完全在工作物上倒缝的要求。
至于不完全在工作物上的倒缝(即倒针空缝),为了说明白这一问题还应该重新复习单针平缝机的缝纫原理。单针平缝机机针长槽朝向操作者左边,工作时机器通过机针长槽给旋梭输送缝线和收回缝线,而提供给旋梭钩线的线环是在机针的右侧形成的,形成理想线
环的必要条件同时有两个,第一是机针从下死点往上升,第二是机针右侧缝纫线和缝料之间有足够摩擦力阻止缝纫线在机针向上提升时随着上升,说白了就是缝纫线要靠缝料管束,只有缝纫线在被缝料管束和机针从下死点上升的情况下才能形成理想的线环。同时也只有
在缝料管束的情况下缝线才会规矩的完成它的规定动作。反之,离开了缝料的管束,缝纫线的规定动作就有可能不规矩,有可能断线也有可能不断线。再加上手工操作还有人机配合的问题,同样一台机器干顺了怎么干都没事,干不顺怎么干都不行。
不完全在工作物上的倒缝断线有时采取连续操作的方法也有良好效果。即两个活离的很近,靠两个活共同管束空缝的缝线。
日常工作中应劝导单针平缝机操作人员尽量避免不能连续操作的不完全在工作物上的倒缝,因为找不到一条理论支持倒针空缝。有可能个别操作人员个别机器短时、偶然没事
但不能以此为标准来要求所有机器都必须这样。
通过以上论述我们得知:完全在工作物上的倒缝,通过对机器进行调整维修,采用优质机针、缝纫线并且适当降低速度是可以做好的;不完全在工作物上的倒缝(即倒针空缝)想好使就要连续操作,分开个别操作断线不好使是非常可能的,属于正常的现象。
设备保养通常含有两个意义,一个是预防保养的意义,另一个是生产保养的意义,两者合而
为一即为设备保养。
所谓预防保养就是指在机械没有坏掉以前,加以定期检查或定期护理。
所谓生产保养,就是指如何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的保养。
缝纫设备的三级保养
缝纫设备“三级保养制”是依靠大家,充分发挥职工的积极性,实行科学管理,搞好设备维护保养的有效办法。
1.日常保养
缝纫设备的日常保养,由操作工人进行,普通设备利用班前或班后 5~10分钟时间认真检查设备,重点设备利用班前或班后 10~15分钟时间认真检查设备。并要求擦拭机器各个部位和加注润滑油,使设备经常保持整齐、整洁、润滑、安全。班中设备发生故障,及时给予排除。
2.一级保养
机器运转一个月(一班制)需进行一次一级保养。一级保养由操作工负责,机修保全工指导进行,按要求对设备进行局部拆卸和检查清理规定部位,疏通油路、管道,清理油线、油毡、滤油器,调整设备各部定位配合间隙,紧固松动螺钉。
3.二级保养
二级保养除做好一级保养内容外,由机修保全工负责,每隔一年进行一次,对设备进行部分解体检查和修理,更换或修复磨损件,清洗、换油、检查修理电气部分,局部恢复精度,满足机器正常运转的要求。
缝纫技术 |缝纫中两次钩线引起断线的问题
断线是缝纫中最常遇到的故障了,缝线质量不合要求,机器调整不当,过线零件
有锐口、操作方法有问题、机针冷却不充分等等,均会导致断线。当用锁式线迹缝纫机缝
制厚薄不均的产品遇到断线排故时,除了逐一考虑分析上述种种原因外,还应注意两次钩
线引起的断线。
缝纫机行业众所周知,由于设计上分配动作周期的需要,锁式线迹缝纫机上轴与旋梭的传动比为 1:2。即上轴转一周,旋梭轴要转两周。因此,在缝纫过程中,机针每刺料一次旋梭旋转两周,一周完成钩扩面线环动作,一周空转,如果旋梭每周都会钩住面线,即机
针刺料一次,旋梭钩线两次,则必将与面线的收放发生冲突,产生将缝线绷断的现象。这
种情况在缝制厚薄不均的缝料时是有可能出现的:其原因得从锁式线迹的形成过程谈起:
1、锁式线迹形成过程简述锁式线迹是由面线与底线在缝料中相互交织而构成的。
缝纫机工作时,机针引带面线穿过缝料,在到达下极限位置后,向上提升:由于缝料
与缝线间存有摩擦力,因此面线未能随机针同步提升,而是滞留在缝料下面,在弹性的作
用下膨向机针两侧,形成环状。
接着,旋梭的梭尖在运动过程中到达机针处,从面线环中穿过,并在继续旋转运动中,将钩住的线环不断扩大。绕至自身半径处后,象跳绳那样”跃”过扩大了的线环。
再往下的动作是挑线杆收线,送布牙送料为使这些动作有足够的时间顺利进行,旋梭仍以原速旋转一周,但不再钩线,仅仅空转一圈。由于挑线杆的收线作用,原先被旋梭扩大并”跃”过的面线环迅速缩小,直至将旋梭梭心中引出的底线牵拉至缝料中,形成一次交织。
,
机针到达上极限位置后,再次向下引线刺料时,缝纫机周而复始,重复上述动作过程,
从而在缝料上形成连续不断有规律的锁式线迹。
2、缝料厚度变化时钩线时间的差异
调整缝纫机的一次关键内容是调整所谓钩线时间,通常的调整标准是:当机针下降到
最低位置后,向上提升 2.2mm时,梭尖到达机针中心线,距**上边缘 2mm。当然,这并非是一成不变的。因为调整钩线时间的实质目的为的是使梭尖在形成饱满并且稳定的最佳线环时钩住面线,从而避免跳针现象。由于缝薄料是一般用的是细线,缝线本身柔软,与缝料的摩擦力较小,而缝厚料时一般要用较粗的线,缝线本身较为硬挺,与缝料的摩擦力大,因此,缝料厚度不同时,缝线形成最佳线环的时间是有差异的,这就要求调整钩线时根据具体情况灵活掌握,方能获得理想的缝纫效果。
有经验的缝纫机维修工、操作工都知道,缝薄料时,梭尖要调“快”些;缝厚料时,梭尖
要调“慢”些。其缘由不难理解。
缝薄料时,缝线细而柔软,机针稍稍由下极限位置提升,裕出的缝线便会向机针两侧膨起,形成线环。并且,由于缝料与缝线摩擦力小,机针继续向上提升时,缝料与缝线相对位置关系的随机性较大,加之缝线细软,线环很容易偏转,变得难以保持稳定。因此,
梭尖相对于机针的运动稍稍超前调整有助于提高钩线的可靠性。
相反,缝厚料时,缝料粗而硬挺,机针由下极限位置提升较高时,方能形成饱满线环。并且,缝料与缝线的摩擦力大,加之缝料较为粗硬,即使机针提升较高,裕出的缝线较多,线环也不会偏转,仍可保持稳定。因此,将梭尖相对于机针的运动调得迟后些更有益于防止跳针。
3、旋梭月亮圈的类型及作用
根据缝纫需要将钩线时间调好之后,缝线绕过梭心从旋梭中脱出的时间也就同时确定了。缝厚料时,旋梭梭尖相对于机针迟后调整,线环从旋梭中脱出的时间也就较迟,加之缝厚料时需线最大、余线较少,梭尖在空转周一般是不会再次钩住脱出的线环的。可是缝薄料时,梭尖相对于机针超前调整,线环从旋梭中脱出的时间常常早于梭尖在空转周到达机针中心线的时间,加之缝薄料时耗线少,余线较多,很容易发生梭尖在空转周再次钩住
从旋梭中刚脱出线环的现象,出现不正常的两次钩线。
旋梭正常钩线时,挑线杆正值放线阶段,线环从旋梭脱出后,挑线杆开始迅速收线。如果出现两次钩线,则势必与挑线杆的收线发生冲突,必定会导致断线。
为了避免两次钩线,旋梭结构设计上采取了有效措施。比较一下缝厚型与缝薄型缝纫机的旋梭可以发现,无论是纵向水平梭、横向水平梭,还是立式旋梭,其月亮圈的构造是有明显区别的。
缝厚型缝纫机旋梭的月亮圈只起形成梭胆过线槽的作用,尾端短平。这样有利于缝厚料时的粗线较早从旋梭中脱出,尽快被挑线杆的收线动作拉拽到缝料中去。
缝薄型缝纫机旋梭的月亮圈则不然,其尾端呈蛇尾状,长度较长,逐渐收缩。缝薄型缝纫机旋梭的月亮圈不仅要起形成梭胆过线槽的作用,其尾端还要担负引导脱线的职责,
注意观察可以发现,缝薄料的面线环在从旋梭脱出的过程中,先是翻绕到月亮圈的尾巴上,而后在旋梭的继续转动过程中逐渐从呈锥状的尾巴上滑下脱出。因为月亮圈尾巴尖的角向位置已经迟后于梭尖,因此从月亮圈尾端脱出的线环是无论如何也不会被梭尖钩住的。这样,便可靠地避免了两次钩线。
如果不论如何调整,面线始终收不好,缝料反面出现浮线,则应检查一下是否月亮圈不合适,最好换上尾边短平的月亮圈(磨平也可)试试。
《缝纫机维修实用案例》机修工必读
双击自动滚屏发布者:admin发布时间:2009-7-11阅读:117次
我厂有台套结机老是断线,改怎么去处理好呢?求解决方法仔细检查把第一夹线器合理调整,保证过线的松量;按标准调整针杆的高低位置,合理的调整机针、护针和旋梭之间的时间以及间隙;把底刀拆下磨一下或更换新刀,清洁底剪部位的污物避免产生不必要的断线故障。
平眼机机针和旋梭的同步调整,改怎么去调整呢?先确定针杆的高度,把针杆转到最下点,把规尺插入针板和针杆下端之间,针杆碰到规尺,然后拧松针杆套的固定螺丝,来调整针杆的高度;按正规的转动方向转动手转轮,让机针从最下点开始上升,把规尺插入针板和针杆下端之间,让针杆顶到规尺,拧松轴套固定螺丝,把旋梭尖调整到机针中心,机针与旋梭尖之间的间隙约为 0.05mm,拧松内旋梭固定器的螺丝,把内旋梭固定器的前端和内旋梭的端面的咬合调整为 0~0.2mm。
绷缝机老是在缝头机针跳线,搞了半天还是一样跳,怎么去处理好呀?出现这种现象是因为弯针在穿过直针线环时,由于缝头处面料厚,直针向后移,造成弯针在直针前面穿过;一般原因大多是护针未能护到位,只要将后护针向直针背面贴紧一点即可;护针有一点点碰机针即可。且前护针同直针之间的间隙也小一点,只要机针不毛、不断针、断线就好;检查前、后护针与直针之间的关系,由于前护针与直针之间过大,引起直针线环形成不理想,且形成时间慢,造成弯针穿过线环时,直针不稳定,容易错位造成跳针;护部位置的过高或过低,也容易造成线泡抛不出,引起跳针现象的发生。
平缝机(双针)送布牙高度及最大针距长度的调整
送布牙高度标准是距针板上平面 0.8mm;送布牙高度的调整:拧松送布牙座上的牙齿固定螺丝进行调整;调整后的现象:比标准高度低一些,可防止布料起皱,若低太多,容易出现针距不均匀;最大针距长度如不是所定长度时,移动机头底板下面设置的送布限制板进行调节;调整方法:正送布量调节:松开螺钉将限制板向上(增大)或向下(减小)移动调节;逆送布量调节:松开固定螺帽,将调节螺钉旋进(增大)或旋出(减小)调节。
平头锁眼机维修中的针杆高度定位针杆的高度定位在调试中是非常重要,一般调试工作都是以它为基准;高度是否合理,与缝制效果好坏和故障率的高低都有直接关系;一般的方法是:按要求装上机针,取左横列右针位或右横列左针位,用手转动机器使针杆下降至最低位置,测针杆下端距针板平面之间的尺寸约为 11.9mm —13.5mm左右;在实际调试工作中,为满足缝料类别和特殊产品缝制需要,就是同一型号的设备,针杆高度还可适当提高或降低一些,弹性、软缝料针杆宜下降些,厚、硬缝料针杆宜上升些,再加上勾线机构的配合,会使缝制效果得到提升:针杆高度尺寸变化应当控制在标准值±1mm内为好。
平缝机(双针)机针与旋梭的调法根据缝料、用线的质量情况,调整针杆高度时将螺丝刀由面板孔插入,拧松针杆固定螺钉进行调整;旋梭的梭尖同针的吃势早,对收线率有好处,但容易发生跳针;吃势晚,对防止断线、浮线、跳针有明显的改善,但对收线率不利;针与旋梭尖的间隙大了,会发生跳针;针与梭尖接触或相撞,将会引起断线、断针调整针与梭尖的关系,当针杆自下死点上升到下刻线,梭尖同针中心线齐,只要拧松旋梭固定螺钉即可调整;调整针孔上端与梭尖高度时,调整旋梭内部的一个小螺丝即可使旋梭升高或降低;调整针与梭尖间隙,拧松旋梭轴座上的两个固定螺钉即可使旋梭左右移动。
平头锁眼机的针杆高度定位针杆的高度定位在调试中是非常重要,一般调试工作都是以它为基准;高度是否合理,与缝制效果好坏和故障率的高低都有直接关系;一般的方法是:按要求装上机针,取左横列右针位或右横列左针位,用手转动机器使针杆下降至最低位置,测针杆下端距针板平面之间的尺寸约为 11.9mm —13.5mm左右;在实际调试工作中,为满足缝料类别和特殊产品缝制需要,就是同一型号的设备,针杆高度还可适当提高或降低一些,弹性、软缝料针杆宜下降些,厚、硬缝料针杆宜上升些,再加上勾线机构的配合,会使缝制效果得到提升:针杆高度尺寸变化应当控制在标准值±1mm内为好。
包缝机机针与上下弯针的对位的标准机针的高度定位
当机针上升到最高点时,针尖至针板平面(2线、3线 9-10毫米)、(4线左机针为 9-10毫米,右机针为 8-9毫米)、(5线链线机针为 7.5-5.8毫米,包边机针为 9-10毫米)。机针与下弯针、链线勾的定位
当下弯针、链线勾摆动到最左边位置时,机针在最低时下弯针尖到机针的距离(3线为 3.5-4毫米)、(4线 2.8-3.1毫米左机针)(5线 3.5-4毫米),弯针的倾斜角度均为 3-6度,其之间的间隙均为 0.05毫米;5线链线勾针尖到机针的距离为 2.5-3毫米,勾针角度为 5-7度。机针与上弯针、上叉针的定位
当上弯针、上叉针滑杆到达最高位置时,(2线上叉针至机针的距离为 4-4.5毫米),(3线机针尖在下走到与上弯针接触时上弯针尖至机针的距离为 4-4.5毫米),(4线上弯针针孔在两机针正中间),(5线同 3线),上弯针与下弯针交叉时的间距均匀为0.10毫米。
严格说包缝机的机针与上下弯针的对位是有要求标准的。如:机器部件有松动或不同缝料就得按机器的实际情况来处理。
重机 3200S电子锁眼机缝制开始时产生跳线的原因及处理方法
首先检查机针和缝线选用是否正确,机针是否正确安装,穿线方法和缝线张力是否正确以及机针和弯针是否损坏;检查底线抓脚和芯线抓脚上是否夹有布屑等杂物,如有要及时清除;检查左右分布器安装位置是否正确;校正方法是移动左分布器,使其前端二叉部的中心和左弯针的底线孔中心一致,然后旋松分布器挡块,调整分布器挡块,调好后固定;移动右分布器,使右分布器和右弯针的内侧棱线(机针侧)一致,调好分布器挡块即可;弯针损伤或压脚头与机针落针的间隙过大,检查修复或更换弯针;压脚头与机针落针的间隙调整,旋松压脚曲柄座固定螺钉,把压脚曲柄向A方向移动,压脚头和机针落针处间隙变小,调整好后紧固压脚曲柄座固定螺钉。
MO3316E拷边机出现花针的解决方法
仔细检查链线钩针定位;链线挑线杆位置是否准确,使链线钩针的线收不上,不能产生线辨;链线钩针的返回量或高度不正确;按标准重新调整链线钩针、链线挑线杆位置到合理使缝料间断时或空车时出辫子线迹。产生起针跳针和中间出现花针,按正常情况分析是缝线穿错或张力没有调好,钩针线凸轮运动时间配合不当,还有就是机针和上下弯针、链线钩针的配合不合理。
GJ4、GE2108钉扣机发生断针的原因及处理方法
常见的是由于夹脚位置不正,机针对钮孔偏造成的断针,合理调整夹脚位置,机针应对准钮孔中心(左右调摆针,前后调跨针);纽扣孔中心距大小不等,外形特殊如:梅花形等,更换标准纽扣(孔距大小一样),根据外形、钮孔,固定方向装钮;方孔板搭错位,机针擦撞方孔板,调整方孔板位置,钉大纽扣时用大方孔板,钉小纽扣时用小方孔板(如衬衫纽扣);护针板碰机针,调整护针板位置(如针应贴近护针板,左右摆针时,间隙应一致);钩针与机针接触时有碰撞,调整钩针与机针相对位置,钩针钩线时钩针尖应贴近机针,但不擦,检查钩针轴有否窜动,有则调整之;蜗杆定位走动,重新调整蜗杆,当机针将刺入钮孔前,必须停止横向(摆针)及纵向(跨针)运动。
包缝机在缝制中产生布料起皱的解决方法一般情况是在缝制滑性面料时易出现起皱,由于送料逆差动与比过小,压脚底面与送布牙平面不平产生;把差动扳手调至 0位下方到平整为止,调整压脚位置;在缝制弹性面料是也常常出现类似情况,由于在缝制中顺差比大小不一,造成伸长缩短产生布料起皱,将差动板手向“0”位上、下方移动,直至缝料平整为止;要是机器本身压脚压力过松,差动牙与送料牙齿面不在同一平面上,也会引起面料起皱。
圆头锁眼机在缝制高低不平时跳针的一种解决方法在锁上衣门襟或裤裤腰时从薄到厚的地方有时跳针,仔细检查弯针与针的关系,机针与护针之间的关系,因为当机针走到裤腰及上衣门襟最厚处时针扎到布料下时也经移位导位,弯针有时勾不到线所以才造成跳针,合理调整机针(拿比正常小一号机针)与护针之间距离,完了装上正常使用的机针,再锁跳针现象没有再出现,如果遇到被此问题困扰不妨可一试。
平眼机产生切刀有时连续切布的原因及处理方法先检查落刀顶架,有时因落刀顶架绕轴转动不灵活,扭簧的扭力不足产生,给落刀顶架轴加点机油使其灵活转动,扭簧的扭力不足建议更换新的扭簧;再检查切刀杠杆的拉力弹簧,有时因切刀杠杆的拉力弹簧拉力不足使切刀杠杆复位时不规律,造成连续落刀,更换拉力较大的拉力弹簧。
套接机停车位置的调整方法调整时放松紧固螺钉并调节制动手柄离合钩的前后位置;右侧制动手柄离合钩钩住开停架离合钩的第一节时,开停架的制动块与机头皮带轮后端平面间距为 1.5mm左右,完后紧固;拉出开停架,离合钩钩住第二节,皮带即滑入皮带轮槽内,转动皮带轮,使送料凸轮上减速顶块与制动手柄离合钩必须从开停架离合钩第二节滑出来并钩住第一节;继续旋转皮带轮当送料凸轮上制动顶块与制动手柄上顶块相撞时,制动手柄离合钩应脱离开停架离合钩的第一节,此时开始停车,并与开停架离合钩上平面间距为 0.3mm;经前面的调整,套结时若开停架离合钩与制动手柄离合钩不能相互钩住时,应将送料凸轮上的制动顶块向顺时针少量移动.
页:
[1]